
九月九,宜登高望遠,賞秋日勝景。然而,在彭水水電公司,這“登高”二字,對于水工班的成員們來說,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重量與內涵。
秋雨纏綿,讓烏江的水位漲了幾分。大壩的位移數據需要更新,水工班得趁著天晴,趕緊登上大壩精準測算壩體位移,這可是關系電廠安全的急活兒。
一早,水工班班長朱小龍就蹲在地上,反復檢查著背包里的裝備。他把水準儀的鏡頭擦了好幾遍,全站儀的數據線繞得整整齊齊,連備用的創(chuàng)可貼和防滑手套都按順序碼在側袋里。
“家伙事兒都帶齊了,咱出發(fā)吧?!卑嚅L朱小龍背著背包,挎著水準儀走在最前。剛下過雨的鋼梯滑溜溜的,他每步都踩得穩(wěn)穩(wěn)當當:“霖宇,你們大家一定要小心腳下,注意安全?!鄙砗蟮内w霖雨咧嘴笑:“放心哥,這點高度不算啥。”說著攥緊旁邊的扶手往上攀,背上的全站儀隨著腳步輕輕晃動,像揣著塊寶貝。
陡峭的鋼梯在陽光下泛著冷光,每一步踏上去都傳來空曠的回響。身下是幾十米的“深淵”,庫區(qū)的深水幽幽,風從耳邊呼嘯而過。爬到一半時,成員劉升輕輕地“嘶”了一聲,抬起手背,只見上面被路邊帶刺的野生灌木劃了一道淺淺的白痕,很快滲出血珠。他趕緊從口袋里摸出張紙巾擦了擦,然后用止血貼貼上:“還好不深,大家都老相識了還這樣對我?!贝蠹乙捕剂曇詾槌5匦α?。這種小磕小碰,簡直就是他們的家常便飯了。
短暫的休息后,隊伍繼續(xù)向上。越往上,風勢越大,不停拍打著臉頰,大家的額角也滲出細密的汗珠。終于,大家抵達此次測量的觀測點——一個位于壩肩部位的狹小混凝土平臺,面積僅能勉強容納兩三人站立,顧不上喘勻氣息,也顧不上欣賞腳下平日里難以得見的壯闊庫區(qū)景色,他們立刻投入了工作。
“霖宇,找下架儀器?!敝煨↓堉噶詈啙嵜鞔_。
“收到!”趙霖宇迅速放下背包,取出全站儀,動作熟練地開始在三腳架上安裝、調平。
朱小龍蹲在一旁,準備記錄數據。高處的風格外凜冽,吹得記錄紙嘩嘩作響,他不得不用手肘壓住紙頁。
“X方向位移,-0.32毫米?!?/p>
“Y方向位移,+0.15毫米。”
“高程變化,-0.08毫米?!?/p>
……
趙霖宇報數的聲音清晰而沉穩(wěn),朱小龍復誦并記錄。時間悄然流逝。
“最后一組數據,采集完畢。經初步核對,所有測點數據均在正常閾值范圍內,壩體穩(wěn)定。”就這樣,他們在平臺上忙碌近一個小時,測完最后一個觀測點時,夕陽已經西斜。